在如下表格中,笔者根据目前想到的环节列出了个人的初步设想和设计,希望可以就教于各位业内专家、行家和读者,一同切磋改进。
2.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提高国有资本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比例。为了招商引资做大GDP,有的土地是零地价,甚至是倒贴。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有效的政府监管和法制基础,还需要行业规范和各类中介组织发挥作用,以此形成市场经济良序运行的合力。自然垄断环节应吸纳民间资本广泛参与,以拓宽社会资本投资空间。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彻底转变观念,实现市场主体非禁即准。这里提出地方层面增长主义倾向的问题,不是把板子打到地方政府身上,而是要客观分析形成竞争性地方政府的体制因素,寻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路子。
三、形成以公益性为重点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的新格局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明确界定国有资本的角色。 四、形成地方政府层面建设公共服务政府的新格局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因此,日元汇率走软并不会阻碍日本扩大海外投资,事实上甚至可能促使日本企业加快海外资产收购,以降低收购成本。
今年第二季度提高销售税等措施可能导致日本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进而促使日本企业将投资计划束之高阁,以及银行减少放贷。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蕴含的风险,已在2013年中得到了有力展现。一些人估计,日本银行新增的600亿至1400亿美元贷款可能流入东盟,缓冲西方资金撤出可能给这一地区造成的冲击。与此同时,日本央行与邻国央行签署了一系列新的货币互换协议,部分目的在于对可能的撤资行为加强防范。
但另一方面的影响则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消化,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济体可能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先从金融领域说起,2013年,日本央行(BoJ)公布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货币刺激方案:两年内使基础货币规模扩大一倍。
以上这些反映出了一个更宏观的战略调整。这将对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构成负面影响,但将进一步提振东盟甚至印度的市场发展,因为这些地区的生产成本要低得多。但在2014年,随着其他地区终于逐渐收紧货币政策,日本央行注入流动性的影响开始为市场所感知,这给脆弱的金融系统提供了支撑,尽管还不足以立刻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去年日企的海外直接投资增速已然回升,并将进一步加快。
因此,不论是看好还是看淡亚洲前景,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投资者们都应当持续关注日本动态。此外还有另一个因素:日本与其南部邻国之间越来越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可能导致中国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日本拥有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很多行业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虽然泰国政局出现了阵痛,但目前该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当中有60%都来自日本。
日本将向亚洲新兴经济体提供支持,也将给它们带来挑战。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投资者展望未来时感到些许恐慌,这或许是可以理解的。
但除此之外还有第三股值得关注的力量,2014年其对亚洲地区的影响将超过以往多年:这股力量就是日本。到目前为止,韩国以及台湾的企业很有效地顶住了日元汇率下滑带来的竞争压力。
因此,日本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重建联系应有助于缓和2014年的经济形势动荡。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投资资金的流动情况,但到目前为止其并未达到市场的高度预期,很多人或许仍将继续失望。随着国内人口数量下降,日本企业开始大力开拓前景看好的新市场,而不是仅仅将其当做是出口生产基地。日本既是投资者,也是竞争者,此外还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流动性来源。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也是日本海外投资的主要流入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印度紧随其后。中国可能进一步加强努力,通过签署贸易与投资协议来确保自身的经济利益。
鉴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健攀升,中国可能也将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日元贬值的压力,即使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尚未直接与日本企业展开竞争。2014年,东盟(Asean)将成为受益于日本央行注入流动性的典型代表。
但可惜的是,日本仅出现了小规模的资本外流,这使亚洲地区面临着世界另一边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威胁。不过,日本金融机构的动作慢于其他国家,虽然计划和执行的节奏更为慎重,但最终展现出的决心则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因素足以让投资者心神不宁。近些年来支撑亚洲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由美联储(US Federal Reserve)提供的廉价资金以及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开始熄火。
进入专题: 亚洲经济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上任接近一年,但已遍访东盟每个成员国,并与它们签署了旨在加强联系的经贸协议。日元走软也会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风险。日本国内债券市场动荡也将造成同样的干扰效应。
而在中国大陆,虽然经济结构改革亟待推进,但它将抑制需求的潜在反弹。日本政府还提高了官方发展援助规模,近期宣布将向东盟的基础设施项目额外提供200亿美元资金
但除此之外还有第三股值得关注的力量,2014年其对亚洲地区的影响将超过以往多年:这股力量就是日本。但在2014年,随着其他地区终于逐渐收紧货币政策,日本央行注入流动性的影响开始为市场所感知,这给脆弱的金融系统提供了支撑,尽管还不足以立刻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日本逐渐从沉睡中醒来,亚洲地区将日益强烈地感受到日本的影响。虽然泰国政局出现了阵痛,但目前该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当中有60%都来自日本。
一些人估计,日本银行新增的600亿至1400亿美元贷款可能流入东盟,缓冲西方资金撤出可能给这一地区造成的冲击。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投资资金的流动情况,但到目前为止其并未达到市场的高度预期,很多人或许仍将继续失望。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也是日本海外投资的主要流入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印度紧随其后。日本国内债券市场动荡也将造成同样的干扰效应。
先从金融领域说起,2013年,日本央行(BoJ)公布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货币刺激方案:两年内使基础货币规模扩大一倍。此外还有另一个因素:日本与其南部邻国之间越来越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可能导致中国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
这些因素足以让投资者心神不宁。但日本的经济政策实验同样将给亚洲地区构成风险。
日本拥有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很多行业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日本政府还提高了官方发展援助规模,近期宣布将向东盟的基础设施项目额外提供200亿美元资金。